卖油娘与豆腐郎_第1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3节 (第2/3页)

子骨长得结实。
  除了这些,泰和的小脑袋瓜子也精的很。你看他虎头虎脑,不知道的人以为这孩子憨厚,其实就是个小精豆。
  家里谁也别想瞒着他吃东西,但凡闻着点味儿,他就能把吃的东西翻出来。因他年纪尚小,许多东西还不能给他吃。哥哥姐姐有时候背着他吃点心,他一听见人家嘴巴动,立刻跑过来仔细查看。
  慧哥儿和青莲立刻紧闭着嘴巴一动不动,泰和仍旧不相信,非要扒开哥哥姐姐的嘴巴查看一番。若发现你嘴巴里有东西,立刻要掏出来。有时候哥哥姐姐不肯让他查看,他就对着人家的脸呼呼拍两下。
  泰和不让家里人背着他吃东西,他自己却偷偷吃东西。
  柜子里面有许多点心,因慧哥儿和青莲大意,拿点心的时候被泰和看见了,这可了不得,他的心就挂在上头,无时无刻想去拿东西吃。
  梅香没有办法,把点心换了地方,要不了两三天又被他发现了。
  梅香气得和黄茂林抱怨,“这孩子嘴巴真馋,整日又没饿着他,见了什么都想吃。”
  黄茂林抱过儿子,对着他圆圆的大脑袋亲了两口,“小娃爱吃,才能长得更好。”
  泰和见阿娘总是把点心换地方,他也学精了,一旦找到放点心的地方,自己偷偷拿一些藏起来。
  有时候他能记得起来,趁着人不注意拿出来吃。但小娃儿记性差,经常忘记,那点心就放坏了。
  到后来梅香干脆不在家里放点心,每次少买一些,回来分一分,全部吃光。
  你以为这样就能难倒小泰和吗?
  他自己要出门买!
  泰和渐渐知道了钱可以换东西吃,故而时常搬个小板凳,踩在上面去抽屉里找钱,然后让阿爹阿娘抱着他上街。就和当初慧哥儿小时候一样,凡是他进过的店铺,再次走过门口,一定要进去买些东西才行。
  日子呼啦啦的过,一眨眼到了中秋节。
  这是一家人头一回在县城过中秋节,梅香异常重视。
  节前两天,梅香去点心铺里买了些上好的月饼和糕点。往叶氏那里送了一些,豆腐坊和油坊里送了一些,又往左邻右舍以及黄茂林的那些生意伙伴那里送一些。
  当然,各处也都有回礼。特别是叶氏那里,明朗收到了许多人送来的礼,叶氏除了送给张县尉家,也只能往女儿这里送了。
  中秋团圆日,黄炎夏忽然有些想回家,他的根在平安镇,平日倒也罢了,一到年节就会想回去。
  今年端午节的时候,因为水玉坊里太忙碌,他还要帮着黄茂林带徒弟,也没工夫想回家的事情。
  这回中秋节,水玉坊已经能周转的开,徒弟们也渐渐能做许多事情,黄炎夏就萌生了想回去的意图。
  黄茂林与他商议,“阿爹,要不我把阿娘和弟弟一家子都接过来,咱们一起过个中秋节。等过了节之后,茂源一家子人就回去,阿娘若是愿意,留在这里也使得。水玉坊里暂时还离不开您呢。”
  黄炎夏叹了口气,“人老了就是这样没出息,总惦记着落叶归根。你说这县城里多好,整日人来人往,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想吃什么都有,想穿什么都能想得到。但我时常还是想回大黄湾,惦记那几间破房子。”
  黄茂林笑了,“别说阿爹,连我都经常想回大黄湾。我在那里长大,时常做梦能梦见那个地方,不管是镇上的屋子还是县里的宅子,梦里面从来都不会有,只能梦见老宅。”
  黄炎夏也笑了,“那是你最初的根,忘不掉也是正常的。”
  黄茂林托人往平安镇带了信,八月十五那天上午,黄茂源自己驾着车,带着妻儿和老母亲一起来了县城里。
  泰和满周岁的时候,杨氏带着二房一家子来过,这回是熟门熟路,也不用人接。
  中秋节那天早上,水玉坊照常营业,半上午的时候都关了门,所有人都去黄茂林家里过节。油坊那边,韩明辉兄弟二人被叶氏接走了。
  梅香提前让家里人买了充足的鸡鱼肉蛋,准备好生过个节日。
  黄炎夏等人先到,梅香亲自上了茶点,“这些日子辛苦阿爹了。”
  黄炎夏摸了摸泰和的小脑袋,“你也辛苦,给我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