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节 (第2/3页)
讨学问。胡老爷那里我定会抽空去一趟,阿娘只管在家等候好消息吧,说不得再等我回来时,我就是两个举人老爷的姐夫了!” 一句话说得众人都笑了,叶氏非常开心,“如你吉言那最好不过了!” 黄茂林回家之后,梅香给他预备了一包行囊,黄茂林一个人去府城梅香也不放心,经与叶氏商议之后,把二房明辉叫了过来,二人一同前往府城。 韩敬奇和周氏二话没说立刻答应了,并嘱咐儿子一路上听从黄茂林的安排,好生照顾两个堂弟。 除了叶氏给的盘缠,梅香另外给黄茂林塞了许多钱,“穷家富路,在外千万不要俭省,秋闱三年才一次,需要打点的地方一定不要小气,弟弟们俭省想不到,你要冲在前头。” 黄茂林与妻儿告别,又嘱托黄茂源帮忙照顾家里,带着韩明辉往府城去了。 黄茂林走了之后,梅香每隔两日去迎宾楼和如意坊那边查看一番,带着大福用心磨豆腐,帮着叶氏操持油坊,看着慧哥儿写作业,另外照顾女儿,日子过得充实又忙碌。 她只是管个大概,看着大伙不出错就行,豆腐坊具体的事情交给大福,往县城送货也是大福和黄茂坚一起去。 周大郎前几个月就回去了,经过这一年的用心管束,周大郎不说脱胎换骨,至少在黄家憋了一年没有往县城里去,什么听曲看戏吃喝玩乐的勾当全丢下了。 一年契约书一到,黄茂林就让周地主夫妇把周大郎领回去了。 周地主过年的时候来送了份厚礼,带儿子走的时候千恩万谢,回去之后发现儿子不挑吃穿,主动问起了家里庄稼的事情,又关心起自己的妻儿,老两口顿时老泪纵横。 周地主转头又往黄家送了份厚礼,里面还加了二十两银子,黄茂林也不拒绝,就当是束脩了。 如今家里只有大福一个人帮忙,黄茂林一出远门,梅香顿时感觉有些忙不过来,她计划着等黄茂林回来之后,定要再买个随从。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黄茂林带着韩明辉到了府城之后,先奔官学。 果不出他所料,兄弟二人仍旧住在官学里,吃住简单,每日只是苦读,外面的活计也揽的少了。 官学里要参加秋闱的学子许多都已被家人接走,很快都会奔向省城。 兄弟二人听说姐夫来了,急忙出来迎接。黄茂林立刻让他二人收拾了行李,带着他们一起直奔省城。 黄茂林已提前订好了车,与韩明辉一路仔细照应明朗兄弟二人的吃住。 花了几天功夫,四人一起到了省城,先找了家离贡院不远的客栈住。 这客栈是明朗当初来考院试时住过的,掌柜的为人尚可,房钱与伙食也还不错,且离贡院又近。 黄茂林特意提前几天来,这才订下两间上房。 明朗的意思是订两间中等客房居住,黄茂林冲他摆手,“你只管考试,阿娘说了,剩下的事情都交给我。住上房清静,伙计们伺候得更勤。” 这话不假,上房一间屋子一天要六百文钱,两间屋子一天就是一两二钱,这前后约莫着要住十来天,光房钱就得二十两银子。再加兄弟四人的吃喝,可得费不少钱。 叶氏给了黄茂林四十两银子,包括车马钱和食宿钱。黄茂林自己往里头添一些,样样都捡好的,回去只管对叶氏说钱都花完了。 明朗心中有数,只得听从姐夫的安排。 上房果真有上房的好处,伙计每天早晚都会送热水来洗漱,一天一水釜的开水供应,不够的话需要花钱另买。 客栈提供一日三餐,价格不等。住在上房的客人可以享受三餐送进房,以免受外人打扰。 黄茂林订的两间屋子挨在一起,他和韩明辉住一间,明朗兄弟二人住一间。 屋子朝阳,每间屋子有一张大床,睡两个人绰绰有余。屋里有个衣柜,行李都可以放在里头,靠窗户的地方有两张桌子,正好可以当书桌。房间中间地带还有个小圆桌,上面铺了深色桌布,中间摆了个托盘,托盘上面有一个水釜并几个茶杯,圆桌一周还摆了四张椅子。 屋子的角落里有个洗脸架,上面放了两个木盆,一大一小,洗脸架上还挂了两条手巾。黄茂林等人来的时候自己带了洗脸手巾,并不用客栈里的东西。 住下之后,黄茂林想到秦家兄弟很快也会过来,经与明朗商议后,怕后面客房难订,又给秦家兄弟也订了两间上房。 好巧,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