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2/3页)
只是想想而已,也没敢说出去。被人家晓得了,还不要笑话我,一个卖豆腐的,倒有这么大的野心。” 梅香立刻不答应了,“卖豆腐的怎么了,我听说,咱们皇帝老爷的老祖宗当年打天下之前,不也是在市井里混的。” 黄茂林忙去捂她的嘴,“可不敢乱说,被人传出去,一家子都要遭殃。” 梅香小声说道,“我就是说给你听,到外头再不敢说一个字的。” 说完,梅香又问黄茂林,“你要盖屋子,总得先找地方吧?存货物可得不小一块地呢。” 黄茂林点头,“头先我找菜园子的时候,把这一带都仔细查看了一遍。驿站离咱们镇上有六七里路,这中间有个小山头,山头边上有一块地。那地是沙旱地,种什么都没得收成。原是一家人开荒开出来的,每年也只能种几个豆子,连税都不用交了。我仔细打听过了,这块地的主家就是普通的庄户人家,若想买这块地,也不难。” 梅香忽然笑了,“茂林哥,你背着我竟然干了这么多事情。” 黄茂林嘿嘿笑了,“不是背着你,八字没一撇,我自己瞎琢磨的,说出来也没意思。今儿这事儿让我觉得倒是可以一试,不过就怕最后干不成,打了水漂。” 梅香听到这话,也有些犹豫,半晌之后,她对黄茂林说道,“茂林哥,你若是觉得可行,哪怕有个三成把握,也可以去试一试。谁都不晓得平安镇以后会是个什么样子,说不定忽然一天变得更发达,也有可能一下子又变成以前那样。但我总想着,当初你想做香豆腐,旁人知道了不也说你异想天开。若没有人异想天开,什么都是一成不变的老样子,人活这一辈子,又有什么意思。咱们现在还年轻,趁着有精力,好生去闯荡一番,就算不成,一来也不影响到咱们家吃饭,二来以后说起来也不用后悔!你只管去干!” 黄茂林听得直拍手,“了不得了,你这道理一通一通的,这口气,用明盛的话说,豪气干云!真可惜你不是个男儿,不然我就要和你拜把子了!” 梅香呸了他一口,“谁要和你拜把子,我要是个男人,说不得早就干出一番大事业了!” 黄茂林哈哈大笑,“可不就是,你要是个男人,我只能给你做跑腿的!不拜把子也无妨,反正咱俩也一起拜过天地。” 梅香立刻伸手拧了他一把,“说着说着你就不正经了!” 小两口说笑了一番之后,把盖货仓的事情丢到了脑后,一起烤火。 过了一会子,天黑透了,梅香去厨房做晚饭。黄茂林估摸着再也不会有人来买豆腐,把火盆搬到了厨房。 小柱刚才抱着慧哥儿在正院抄手游廊里玩耍,见师傅师娘进了厨房,也抱着慧哥儿进来了。 黄茂林抱起慧哥儿,“外头那样冷,非要出去玩!看这小脸冻的,冰凉凉的!小柱快坐下,一起烤烤!” 小柱搓了搓手,“师傅,我给师娘烧火,也能烤火!” 黄茂林笑着点头,“去吧,自打你来了,我想烧火都轮不上!” 小柱嘿嘿笑了,梅香嗔怪黄茂林,“得了个这么勤快的徒弟,不说夸赞两句,反倒打趣人家!” 黄茂林把慧哥儿的小手小脸都搓一搓,“如今我可不敢说他了,有师娘护着他呢!” 一家子在厨房里一边做饭一边说笑。 天冷,晚上必定要吃些热乎的才好。 晌午饭剩了些萝卜炒肉丝,梅香准备擀面条吃,煎一些鸡蛋,加几根菠菜,一人碗里舀一勺油炸花生米,至于豆瓣酱和早上炒的腌菜,愿意吃就自己加。 面条下好了之后,都端着碗围坐在火盆四周。慧哥儿坐在小板凳上,前面放了个高凳子,他的小碗搁在上面,里头加了些面条,面条上面有一些煎鸡蛋,还有从晌午剩菜里挑出来的肉丝。 梅香给慧哥儿弄了把叉子,慧哥儿把叉子戳进碗里,也能叉起两根面条。 面条太长,这头塞进嘴里,那头摆在胸口。得亏戴了围嘴,不然衣服就要糟蹋了。 一家人已经习惯了慧哥儿吃饭吃的一团糟,掉到地上也无妨,家里的小狗早就在一边候着,什么东西掉到地上立刻就进了它嘴里。 外面的风雪越来越大,厨房的门关着的,灶台上点着一盏油灯,面条吃的人浑身热乎乎的,火盆里面冒着火,整个屋子里暖意融融。 梅香吃过了面条之后,把碗放在了旁边。锅里还有一些,黄茂林和小柱一人又加了半碗。 慧哥儿吃饭就是吃个热闹,梅香每次吃完了自己的饭,继续喂慧哥儿吃。 她一边照看儿子一边和黄茂林感叹,“大冬天里,坐在火盆边边吃东西边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