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娘与豆腐郎_第1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节 (第2/3页)

娘,忙自己先回去了。
  贺二爷听说后,倒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他一向不操心家里事,觉得不过是一年百八十两银子的事情。
  奈何贺二奶奶认真,“我的爷,你成日家油瓶子倒了都不扶,别说普通老百姓家,就算咱们家,百八十两银子也不是小事。这衙门里成天告状的,哪一件不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别说上百两银子,三五个铜钱都能要人命。若是被大哥知道了,爷就等着吃挂落吧!我把话带到了,剩下的就不关我的事了!”
  贺二爷听的头皮发麻,忙让人去告诉骆掌柜,赶紧把契约书退给人家,再去赔礼道歉。
  贺二爷怕被他大哥教训,又把骆姨娘叫过来训斥了一番,让她好生约束家人,莫要再生事!
  贺二奶奶查看了李氏送来的礼,里面有一包茶叶,一匹绸缎,还有一根金钗。
  贺二奶奶把东西都收下了,虽然骆姨娘懂规矩,但贺二奶奶也看得出她的野心,正蠢蠢欲动想生个儿子来跟自己打擂台。
  借着这个由头,贺二奶奶狠狠辖制了骆姨娘一回。
  韩敬博当时让黄茂林收回一半银子,黄茂林并没有收回去。果然,后来骆掌柜用强,李氏只能把礼备的更厚一些。
  就这几样东西,黄茂林的二十两银子花了个精光。再加上来的时候给韩敬博夫妇备的礼,这一反一复,去了不少银子,但好歹把县里的生意保住了。
  只要骆家不来闹,别的几家也不敢找事。
  还没等黄茂林回平安镇,骆掌柜差人送来了那张契书,又奉上了五两银子作为赔礼。
  黄茂林办完了事情就回家去了,等事情了结之后黄炎夏和叶氏等人才知道。
  明朗听完之后心里很失落,县太爷一个拐弯抹角的亲戚,就能压着四叔的头去给贺二奶奶送礼。好在县太爷贺大人并不是那一味盘剥百姓的昏官,姐夫这才讨得一线生机。
  明朗立刻警觉起来,四叔在县里任书吏,他在镇上做先生,叔侄二人看似一里一外互相拱卫,但实则力量非常薄弱。
  如自己,只能在平安镇多得一份百姓的敬重。如四叔,在县里仍旧是如履薄冰,头上压着几座大山。
  想要破这个局,叔侄二人必须再往前进一步。
  明朗默默的喝着茶水,秋闱太难了,先生考了三次才考上,自己如今才十六岁,怕是还要再蛰伏一段时间。
  荣定县城里,韩敬博一样坐在书房里沉默。他这样不入流的小吏,随便一个九品官都能碾死自己。一是因为自己不入流,二是因为韩家底蕴太薄。
  像县里的几个大族,虽然后辈子弟并无几个有功名,历任县太爷都会亲自过去拜访。
  可家族底蕴非一朝一夕能成,需要无数的子弟去拼杀。自己如今只是个秀才,勉强做了个书吏,除了个砖窑,并未为族人做什么实事,只是说出去好听一些罢了。
  韩家子弟读书不多,明朗兄弟年纪又小,韩家在荣定县想出头,怕是任重而道远。
  叶氏听到了事情的经过后吓得心惊肉跳,“老天爷,这想多挣几个钱真是不容易。好在那姓骆的只是让茂林按了个手印,若是再心狠一些,把他打一顿也是白打!”
  梅香沉默了一会儿,开口劝叶氏,“阿娘,家业都来得不容易,好在这次平安度过,以后也就好了。”
  叶氏吐了一口气,“是啊,茂林能干,总不能因为前头可能有不顺利,就把他困死在平安镇不让他出去。”
  黄炎夏知道后也十分后怕,并一再要求,以后黄茂林去县里送货一定要带着人一起。自己也可以,茂源也行,不拘是谁,实在不行花钱从族里雇个人也行。
  为了安大家的心,黄茂林让梅香做了一桌酒席,把黄炎夏一家子和叶氏一家子都请了来,一起吃顿饭。
  契约风波才过了没多久,方孝俊又要去参加院试了。
  黄茂林原说陪他一起去,方孝俊坚决不从,“大哥成日家忙得很,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再说了我还去过一回省城。这回有我大哥陪着我,您不必担忧。”
  黄茂林一听说方家老大陪着妹夫一起去,遂放下了心。但他想到去省城花销高,塞给方孝俊一些银子,“你考试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这几个钱你拿着路上买几杯茶水喝。”
  方孝俊并没有拒绝,他知道去省城花销高,之所以让亲大哥陪着他去,就是因为亲兄弟俩不用讲什么排场,尽量可以省一些花销。
  黄茂林给了之后,黄茂源也塞了一些银子给方孝俊。论起来,方孝俊比黄茂源年纪还大一岁,但这是自己的妹夫,黄茂源还是以二舅兄的身份叮嘱了他几句。
  淑娴给方孝俊做了两身像样的外衫,又给他绣了个喜登科的荷包,这花样子还是梅香给她的。
  方孝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