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节 (第2/3页)
再过多纠结。 总之不论赵氏态度为何转变,他能做的,就是一心一意对林慧娘好,让赵氏等人放心。 那天摘西瓜下了场大雨,之后又下了几场雨,有的大一些,大雨滂沱、不多时地面上的积水便没过了脚踝,有的则小一些。 小雨倒还无妨,只是大雨,地里的庄稼很容易在疾风暴雨的摧残下歪倒在地。 每次大雨过后,赵氏都要拿着铁锨到地里去走一遍,看看地里种的庄稼是否倒地了。若是倒地,她便扶起来,再用铁锨铲些土培上。 豆子还好,倒地最多的还要数玉米。 林家今年种的玉米并不比去年多少少,但被风吹倒的却也不少,赵氏叫上林慧娘一起,母女两人忙活了整整一个上午,才总算是将倒地的玉米都扶起来了。 在这件事上,云慕琤倒没有跟着一起去他还记得去年来林家掰玉米时,在玉米地里见到的种类众多的虫子,他问过林慧娘,得知玉米就是虫子多,顿时便熄了跟着林慧娘一起去帮忙的心。不过为了不让林慧娘太累,他派出了李允随行。 倒地的大头除了玉米,还有棉花。 自从去年秋天林慧娘从山脚下找到了野生的棉花之后,她便在冬天尝试着将棉籽从棉絮里剥离出来,并制成了棉种,今年开春,她将里正周前叫到家里来,给他讲了棉花的妙处,又给他摸了院子里晒着的棉被。 有了众多证据,自己也亲自体验过,周前便相信了林慧娘的话。林慧娘便将自己做的棉种拿出来,同周前表明自己要将棉种分给村里的乡亲们种的想法。 周前仔细问过林慧娘,这才点头同意,林慧娘把种子交给周前,让周前做主,分给村里的乡亲。只是之后种植棉花时的注意事项,周前又让林慧娘跟领了棉种的乡亲们仔仔细细地讲了一遍。 春天时,林家和村里的乡亲们便都陆陆续续将棉种种了下去,到夏天,棉花已经长了很高了。 村民们按着林慧娘说的,给棉花打了顶儿,疯长的棉花总算不再长得那么快了,后世还有助壮素之类的药,来使得棉花的植株长得粗壮一些,但是现如今是没有的,林慧娘只好作罢。 棉花长得高了,自然就像玉米一样,容易在狂风骤雨之下七歪八倒。因此,除了在雨后将玉米扶起来,还要再将棉花扶起来。 村里种了棉花的乡亲们也都一样,忙忙碌碌,又是第一次,哪怕有林慧娘的指导,他们也都很是忐忑,生怕既花了功夫又占了地,最后却什么也没捞着。 乡亲们的担忧直到秋天看见地里那一片片洁白的棉絮,才终于放下心来。 他们带着笑,按着林慧娘说的拾了棉花,便放在家里晒。 林家的情况也差不多如此。 只不过,林慧娘在拾完地里种的棉花之后,又带着期待找去了她去年找到棉花的那个地方,希望今年还能找得到棉花。 她家里今年虽然也有种棉花,但因为要把本就不是太多的棉种分给乡亲们的缘故,哪怕棉种是她提供的,她家里也没有太多。 虽然说她家里去年就用棉絮做了被褥,棉衣也做了一些,但因着去年还把棉絮分给了林大雄、林大山两家,棉衣其实没做太多。赵氏把几个儿女的勉强做好,自己穿的还是以前的棉衣。这次林慧娘也是想再找些棉花,弹了之后让赵氏也把棉衣做出来。 她和云慕琤一起出了门,找到地方后发现棉花有些,但不太多,大概只有去年的四分之一左右。 林慧娘有些失望,但有总比没有好,她还是和云慕琤一起,去把这些棉花也都运回了家。 云慕琤看着手上被花萼划出的一道道白痕,拧起了一双好看的眉。林慧娘见到,笑着问道:“怎么了?” 云慕琤把手递到林慧娘眼前,问她:“这会不会一直留着?” 若是一直留着,那他精心保养的手岂不是 林慧娘看看他莹白如玉光滑细腻的手,一拍额头,“哦你在担心这个啊,放心放心,不会一直留着的。你没发现吗,它是慢慢减淡的,划上的第一道已经没有了。” 听了林慧娘的话,云慕琤低头仔细去看,发现果真如同林慧娘所说的那般,这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能消下去就好,他还怕会一直就这样在手背上呢。若是如此,那他可真是要后悔死了。 当然,不是后悔帮林慧娘干活儿,而是后悔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双手。 ------题外话------ 捉了虫 第二四六章 过渡 两人回到家后,自然是将拾回来的棉花放到院子里晒。晒了两三天过后,林慧娘便在太阳即将落山时,将晒棉花的包袱包了起来,叫上云慕琤一起,将包袱抬进了仓房里。 第二天一早,林慧娘起床后便连忙去了周家,同周前说了自己今天想给村民们演示怎么怎么弹棉花要知道,棉花虽然也可以直接填充到布料里头,但最好的,还是弹了之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