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少爷的混血男友_分卷(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0) (第3/3页)

不确定。
  他对他有好感,他好奇他,他想了解他,最后他喜欢他。
  白熙言觉得,哪怕有一点波折也好,那么他就可以试着放手。
  两人依旧站在栈道的两端,隔了有几米的距离,无法呢喃情话,同时白熙言也不用纠结是否要马上回应。
  魏明瑜并不强求他回应,这是魏明瑜特意为他留的余地。
  就在两人遥遥对望中。
  来来,手牵着手,不要走散了哦。两名老师前后带着一队小朋友进入栈道。
  还不够魏明瑜裤腰高的小家伙们,人人背着小书包,手里拿着画板,他们是附近幼儿园的大班学生,由老师带着来写生。
  再往前走一些就有大凉亭,小孩们的目的地就在那里。
  那句我喜欢你还缭绕在耳,下一刻小朋友们嘻嘻哈哈的在两人之间走过,表白现场残存的旖旎荡然无存。
  魏明瑜无语凝噎。
  白熙言扶着栏杆笑得肩膀直抖。
  妥妥的表白黑历史。
  你还笑。魏明瑜恼羞成怒的夹着他往前走,两人打打闹闹,跌跌撞撞。
  哈哈哈,别挠我痒。白熙言忙着躲。
  穿过芦苇荡,大片红树林就在眼前,这个湿地公园正是为了这片红树林而设。
  栈道在红树林里穿行,茂密的枝叶遮挡了炽热的阳光,树林里十分清凉。
  今日退大潮,红树林的树根和滩涂全部裸露在外,不少游客下到滩涂捡贝壳,但贝壳不多,倒是满地都是两指大小的蟛蜞。
  这么多小螃蟹?魏明瑜一手按住一只,别看它个头不大,脾气却很大,朝魏明瑜举着一对火红的小钳子在耀武扬威。
  是蟛蜞。白熙言也逮了一只。
  蟛蜞长不大,个头最大的也就两指宽,因为没肉没人爱吃,繁殖又快,在红树林里泛滥称王称霸。
  它好养活吗?魏明瑜问。
  好养,它什么都吃。白熙言如实答。
  我们养两只吧。魏明瑜跟手中的蟛蜞大眼瞪小眼。
  怎么突然想养?白熙言不解。
  魏明瑜看着他认真的说:因为它见证了我们的爱情,得留个纪念,以后你看到它就会想起来今天。
  虽然表白被打断了,但不代表它不存在过。
  白熙言想当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那么魏明瑜就养一只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总有办法撩动得他再也藏不住。
  转开视线,白熙言几番欲言又止,但都没有说出口,只是同意养着蟛蜞。
  最终,这两只被两人随手一抓的蟛蜞,在当天被带回了白家洋楼。
  呀,哪抓的?我有好多年都没见过了。康婶十分怀念。以前我们没吃的只能抓蟛蜞熬粥,现在生活好了,都没人爱吃这个。
  在湿地公园里抓的。魏明瑜说。
  你们去了外沙的湿地公园?那里很远啊,我听说还没建好。谭家声用菜叶子逗着蟛蜞。
  是的,小言带我游G市。魏明瑜笑。
  其实是白熙言睡着了,两人坐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可不是游G市。
  在厨房里接水的白熙言听到这里,不禁耳朵一热。
  白晋华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养碗莲,家里有很多仿古的陶瓷盆,白熙言找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洗干净养蟛蜞。
  两只蟛蜞一进水便立即沉到了底部。
  康婶立即说:不能一直淹着,会死的。
  白熙言和魏明瑜两人都不懂,还以为像养鱼一样就行了。
  院子里有很多鹅卵石,我去拿几个来。谭家声丢下菜叶子去翻鹅卵石。
  院子角落有一口鱼池,养着几尾锦鲤,鱼池边上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很多,因长年累月浸泡都长满了绿油油的苔藓。
  谭家声挑了几块苔藓最多的,又揪了几棵水草。
  看你声哥的,马上就造个假山出来。谭家声做这些小玩意动手能力很强,三两下便在陶瓷盆里造了个鱼塘假山。
  陶瓷盆四周围了一圈鹅卵石,大的鹅卵石靠边,越到中间越小,围出坡度,中间就像一口小池塘。
  苔藓填充鹅卵石的缝隙,载上水生植物,小池塘里放上浮萍,一个简单又好看的生态造景完成。
  声哥,你真厉害。魏明瑜看得十分佩服。
  声哥一直很厉害。白熙言也笑了。
  那是。谭家声看着自己的得意之作,不忘叮嘱。生态造景不用动它,也不用换水,明天我送完老爷子顺便去买个过滤器就行了。
  好的生态造景会形成稳定的循环系统,苔藓绿植给蟛蜞天然的生存环境,蟛蜞又为绿植提供养分,就像一方小世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