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84) (第2/3页)
那个持有雏鸟信物的人,应该就在宫中潜伏着,很有可能和杀死赵太傅的,是一个人。 按照黎洛收到的那封信来看,赵太傅也是举大事人之一,但是赵太傅反悔了,不想再继续参与。他在宫中和某个人产生了分歧,秋鹿听到他们在吵架。 之后很有可能,那个和赵太傅产生了分歧的人,一时激动就捅了赵太傅一刀。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赵太傅被捅了一刀,他为什么当时不大喊出来?不叫来侍卫? 黎洛之前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赵太傅没有喊叫,反而离开了,进了大殿关上了门,看起来并不想让更多的人发现这件事情。只是赵太傅也没想到,那一刀伤的太重,直接短时间内就要了他的命,他根本没来得及自救。 黎洛觉得,之所以赵太傅没有大喊,没有让别人发现这件事情,是因为对方手中捏有他的把柄,若是叫来了旁人,不只是行凶的人会倒霉,赵太傅自己也会倒霉。 所以那个行凶之人,八成是赵太傅的同伙,也是一个持有雏鸟信物之人。而正巧,谢棠说他以前见过雏鸟信物。谢棠常年在宫中活动,他若是见过雏鸟信物,最后可能的地点,便是在宫中了。 黎洛说:你可别忘了,我们说好的,赵太傅的案子结束了,我才会告诉你黎洛在哪里。 谢长缨脸色突然不好看了,黎洛的威胁相当管用,他刚才还缄口不言,但现在动摇了。 谢长缨道:二皇子。 黎洛豁朗一声就站了起来,惊讶的说:二皇子?那个拿着雏鸟信物的人是二皇子? 这个结果虽然出乎黎洛的意料,但是又合情合理,让黎洛很快的冷静了下来。 黎洛重新坐下来,说:这下就糟糕了。 谢长缨皱眉,说:糟糕? 黎洛说:杀死赵太傅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二皇子。如果真是二皇子的话,那么事关重大,我们一直没有找到有利的证据,根本无法将凶手指出来。 而时间拖得越久,恐怕证据就会越少,二皇子这些天一定在尽力抹除证据,包括杀死秋鹿这个作伪证的人。 不只如此 黎洛说:要是我猜的没错,也就这一两天的事情了,会有替罪羔羊主动出现的。 谢长缨说:替罪羔羊 黎洛点点头,说:我们查赵太傅的案子查的这么紧,二皇子就算抹除了所有证据,肯定还是会心虚。最好的办法不是嫁祸别人,而是找一个替罪羔羊。只有这件事情找到了真凶,皇上亲自结案了,才算是真正的结束,才不会再牵连到他,不是吗? 的确 谢长缨一时沉默了。 真就叫黎洛给猜准了,第二日一大早,天色才刚刚大亮起来,皇宫中便传出了消息,大理寺卿厉无争急匆匆来找谢长缨,进门就喊道:王爷!王爷不好了!杀死赵太傅的真凶来自首了! 谢长缨已然不觉得吃惊,果然,替罪羔羊出现了。 厉无争着急火了,说:真凶是宫中的一个小太监,他承认自己杀了赵太傅,已经被皇上拿去亲自审问了。王爷,快,我们也进宫去看看罢。 谢长缨没有起身,也没有要进宫的意思,说:看来这件事情,只能如此结束了。 厉无争有些听不懂他的话。 谢长缨对厉无争道:你去查一查那个小太监的底细,看看他家里还有什么家人没有。还有,查一查他和二皇子有没有什么联系。 厉无争一头雾水,不过谢长缨叫他去查,他还是立刻就去了。 小太监没有什么家人,已经入宫有几年了,地位并不高,听说在宫中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不过的确是和二皇子认识的。 听说那小太监才入宫的时候,经常被人欺负,后来二皇子无意间看到,似乎是帮了他一把,所以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小太监一直逢人就夸二皇子人好,说二皇子是个好人。 谢长缨听了止不住冷笑一声,说:好人? 赵太傅的案子已经拖了很久,突然有凶手主动自首,皇上亲自提审了一番,然后便认定了那小太监就是真凶。 其实小太监的供词里有一些漏洞,不过皇上看起来并不在乎,更想要早早结案。毕竟黎国使臣已经入京,赵太傅的事情总是不能结束,若是叫外人看了热闹也不好。 所以皇上提审过那小太监之后,案子就算是结了,旁人再有意义也是不敢明说的。 黎洛在太子府里听到了这消息,忍不住摇了摇头。 七七! 黎洛走到门口,推开门往外面喊了一声,果然很快就看到谢小七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