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求订阅,第一 (第1/2页)
旭日初升,万物复苏! 帝踏峰,好似复活一般。 哒哒! 脚步闪动着,项羽到到了一个庵堂,恭敬道:“弟子广闻,拜见老师!” 庵堂打开,走出一个女子,脚步轻盈,白色的布,说道:“所为何事?” 项羽说道:“弟子,不久前,修炼出第一丝真气,迈入后天境界!” “不错,进来吧!” 庵主说道。 三个月,修炼出一丝真气,也算是不错了。 天下芸芸众生,多数没有武道资质,无法修炼出真气,只能是修炼外功为主。能修炼出真气,迈入武道正宗的,十不存一。 能在三个月内,迈入后天境界,算是资质中等,已经超越九层九的人群。 “是!” 项羽恭敬的进去。 端坐在蒲团上。 “菩提心经,可有参悟?”庵主问道。 项羽说道:“略有所悟!” 开口说对菩提心经的理解,还有夹杂了自身的私货。 外门弟子,无法修行《慈航剑典》,只是修行《菩提心经》。 菩提心经,中正平和,侧重根基,也是上等的真气功法。 庵主眼中闪过吃惊,说道:“不错,不错。你的悟性还在梵清惠之上,只可惜,天赋逊色一些!” 项羽沉默着。 庵主又是道:“何为佛?” 项羽道:“小乘佛法中,佛为品德高尚的人。人人皆可成佛,说的是人人皆可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故而佛门有五戒十善!” “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 “不杀生,培养仁慈之心;不偷盗,培养信义之心;不淫邪,培养心中的坚持;不妄语,培养诚信之心;不饮酒,节约粮食。” “做到此五戒,可为德行高尚之人,可立地成佛!” “大乘佛法中,佛为度世救世之人。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若是皇帝,高官,将军,能度世救人,可立地成佛!” 小乘佛法是忽悠百姓的,劝说上品德教育课,只要品德好,就能成佛。 大乘佛法是忽悠皇帝权贵的,劝说只要少杀戮,多爱惜百姓,就能成佛。 同样是成佛,双方标准不同。 庵主又是问道:“何为儒家,何为佛家,何为道家?” 项羽说道:“儒家为粮店,百姓每天要吃饭。佛家为药店,百姓若是生病了,皇帝生病了,要到药店买药。” “可若是把药品,当成粮食吃,也会死人的。比如梁武帝,就是把药品当粮食吃,结果死得很惨!” “至于道家,在杂货店,可有可我,可信可不信。” 庵主说道:“把药品当成粮食吃,会死人的。这就是武帝灭佛的根源吗?” 项羽沉默了。 三武一宗,从事灭佛行动,在后世都是赞赏的。 因为佛门一不纳税,二不婚嫁,对社会伤害极大。 在后世,没有大范围的灭佛行动,可也用各种软刀子,限制佛们发展。 比如,度牒制度,需要考试佛经,考试及格才能当和尚,刷掉大部分人。 比如,对佛门各种措施,进行暗处征税。 这也是,宋朝的佛教很繁荣,寺庙更多,却没有大范围灭佛行动。 庵主道:“我佛门当如何?” 项羽说道:“过犹不及,盛极必衰。梁武帝以印度阿育王为楷模,倾尽了江南的财力供奉佛教,走向了极端,有侯景之乱,江南生灵涂炭,梁武帝也被活活饿死!” “昔日,达摩西来,梁武帝喜极,求往前迎,长谈之后,达摩以其没有领悟佛法,叶公好龙,直接离去!” “禅宗,才是佛门的未来!” 西游记当中,李世民是佛教徒,更是下令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可现实当中,他就下令大量遣送僧侣还俗,同时对全国的寺庙数量进行了严格规定:京师留寺三所,诸州各留一所,馀皆罢之。 更是让唐玄奘,还俗。 …… 交谈片刻,项羽退去了。 一边修炼着武道,一边参悟着佛法。 佛法,早期是宽松的。 佛法当中,没有命令说着禁止吃肉,禁止娶妻,禁止喝酒。 佛教有八个主要宗派,其中有三支是允许僧人结婚生子、喝酒吃肉的,正常过性生活的,迄今如此。一支是密宗,一支是禅宗,一支是净土宗。 密宗,藏传佛教中便有这么一支,讲究“男女双修”。 禅宗,讲究静坐,修心见性,信教者可以选择在家修行,有妻室才叫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