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说说历史上朱元璋 (第1/2页)
历史上,朱元璋打天下很困难的。 攻克集庆,也就是现在南京后,以南京为中心,占据了十几个城池,有了三十万部队,可向东发展遇到张士诚,向南遇到方国珍,陈友定,向西遇到陈友谅,北边是刘福通。 朱元璋处在四战之地,局势很危险,连续种田六年。 为什么要种田,因为北边不能打,东边的张士诚啃不动,西边的陈友谅也是啃不动,四周的敌人都是啃不动。 只能呆在原地种田。 这里又没有险要地形,朱元璋只能不断修城墙,提升城防,还有不断积累粮食,发展火器,发展水利。 在局势上,有些类似于五代十国时代,吴越国。 在后来,红巾军三路北伐,皆是被元朝剿灭,只剩下山东的益都。 那时,朱元璋还打算当宋江,接受诏安。 当时,朱元璋局势很不好,没有人看好他,可能下一刻就是被元朝灭掉,或是被其他势力灭掉。 直到后来,陈友谅与朱元璋发生两次大战,第一次陈友谅占据着安庆,从安庆出发,打到南京城。 朱元璋利用陈友谅,对水文的不不熟悉,诱导陈友谅进入浅水区,在落潮之后,浅水区水面下面,大船搁浅。 朱元璋成功胜利,并夺取了安庆,还威逼着武汉,可后来又是被陈友谅击退了,还占据了安庆。 朱元璋又是落入下风。 可这时,陈友谅上位前清洗一些将领,导致安庆地区人心不稳,于是有人当了带路党,朱元璋成功攻占安庆。 这次,陈友谅失败,主要是过于急躁。 第二次交战,陈友谅打算稳站稳打,水陆一起出击,攻击洪都,也就是南昌,然后沿路进攻,不断沿路拔钉子。 这次,陈友谅没有犯错误。 至于攻打洪都,两个月没有攻克,不算什么。古代一些险要城池,只要城池坚固,粮食充足,器械足够,坚持两三年没有问题。 在潘阳湖大战的时刻,朱元璋用火器取得一些上分,可陈友谅也是不落下风。 至于一些人说,陈友谅错误在进攻洪都,花费了太多时间,应该舍弃洪都,直接进攻金陵……事实上根本不可能。 没有攻克南昌,没有攻克安庆,就是顺流直下,进攻南京,一旦被断掉后路,可能全军覆灭。 结果在交战当中,陈友谅被射死了。 可以说很侥幸。 在战场上,元帅有着亲卫保护,很是安全。一般而言,只有在全军溃败之后,元帅才可能被击杀。 可在交战当中,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刻,元帅被击杀了,也会导致全军溃败,甚至是覆灭。 鄱阳湖大战,本质就是这样。 于是陈友谅大军,败退。 只是一年后,陈友谅的儿子太小,镇压不住局面,最后败亡。朱元璋吞并了陈友谅底盘,实力提升了一倍多,然后开始进攻张士诚。 后世,很多人评价张士诚,主要是说他不应该坐山观虎斗,应该与陈友谅联手,进攻应天府……说这些的,往往是不仔细思考。 那时,陈友谅实力第一,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