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5) (第3/3页)
柳志,所以这些年一直撇清柳家关系,但好歹是读书人,自然也不会想要落井下石。 白日里常春跟李太傅提及此事,李太傅笑了笑道:你莫担心,这调任一事长公主已过目,想来你我无需多虑。 元家独大对于朝廷并不是好事,李太傅虽然不明白为什么长公主没有提拔柳媚儿,可又想或许调任到常春部下那也不错。 至少他们有血缘关系,总比放在别处要安全些。 翰林院学士就算当一辈子,皇帝也不见得能重用,柳媚儿文笔不错又勤恳做事,礼部郎中虽然官职不高但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调任文书落在柳媚儿手里时,柳媚儿还有些意外。 寻常学士调任不会这么频繁,柳媚儿还以为是黛姐姐让自己走后门,等看到职位反倒安心了。 而对于柳媚儿的调任最关切不是常氏而是柳父,柳父本以为是一朝升迁礼部尚书,没想仍旧是一个五品官。 心中对那长公主多少有些不满,这不是逗着玩呢。 常氏知晓柳媚儿调任庆幸道:我那哥哥虽然书生气足可为人正直,你跟着他为娘倒放心些。 柳媚儿换上一身墨蓝新官袍,按理该显得威风冷峻些,奈何生的一张圆脸,看起来反倒没丝毫威严。 这新官袍很适合媚儿。常氏指腹捏了捏柳媚儿脸蛋,母亲看自家孩子当然是哪里都好。 礼部郎中是要随百官上朝,翰林院学士却不用,头一回上朝的柳媚儿紧张的都不敢乱动。 跪! 官员随即跪在大殿,柳媚儿偷偷仰头看了眼那高座的黛姐姐,才发现原来长公主的朝服好漂亮啊。 只不过上朝的黛姐姐比平日里还要严肃,除却询问政务之外几乎没有旁的神情。 等到下朝时柳媚儿才松了口气,转身随着官员离殿。 小柳大人,初次上朝感觉如何?李太傅同几位礼部官员上前询问。 劳李太傅关切,我只是有些紧张,旁的没什么了。 早朝其实习惯就好,小柳大人初次上任礼部郎中,常大人又是你舅舅,凡事多问问就好。 其实柳媚儿都没脸去唤常春一声舅舅,当年柳父陷害差点要了舅舅的命,自己哪里还敢劳烦。 随后几日里柳媚儿多是跟着其他官员一同行事熟悉职务。 科考越近礼部的官员越是忙碌,连带柳媚儿每日里都要忙到天黑才得回府。 因着婚事定于六月,所以柳家仆人们也将物件用品陆续搬入驸马府。 最开始柳父确实想跟着进驸马府,可一看到那驸马府的文书繁杂规定,便没再提了。 常氏是柳家主妻,平日里虽然跟柳父甚少来往,可柳家的大小账目事务却仍旧是要过一遍常氏手里的。 因此常氏本想着不去驸马府,可碍于柳媚儿央求,才答应了她。 到底只有这一个孩子,常氏也舍不得让她独自住在那空落落的府邸,只得让仆人来回跑动。 二月科举开考之时,都城里满是热议今朝状元郎会花落谁家。 因着上回科举的严抓,此回不少贵家公子都不敢作弊。 放榜之日,由礼部负责登记名册,柳媚儿自然也就先看见那状元郎,不由得叹:原来是他。 小柳大人您认识这人吗?一礼部员外郎好奇问。 柳媚儿回了神摇头应:并不认识,听说过而已。 宋远山,上一世这人跟黛姐姐关系可好了,柳媚儿没少为此不高兴。 殿试之中宋远山不出意外的成了新科状元,而后被任命礼部侍郎。 一朝科举直接成了三品官员,而柳媚儿花费三年才混到个礼部郎中。 怎么想柳媚儿都是心情很沮丧的。 恭喜宋大人。 多谢。宋远山仪表堂堂身段修长,柳媚儿越打量越是自愧不如。 听说当年就有不少都城贵女都属意着他,可他好像一直未曾娶亲。 小柳大人,不妨有空喝一杯?傍晚黄昏时官员们相约去酒楼。 柳媚儿不想在跟宋远山多待,连忙婉拒道:抱歉,府中有事。 宋远山看着柳媚儿匆忙离开,而一旁的几位官员却兴致极高解释着:这小柳大人六月要与长公主成婚,宋大人多多理解。 朝堂官员都知道娶长公主的驸马,那几乎是跟娶妾无缘,历朝历代的驸马那都是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宋远山眉眼微转手握折扇道:原来就是这位大人啊。 柳媚儿匆忙回了驸马府,常氏正在招呼仆人装扮府邸,毕竟大婚在即,总是要好生做准备才是。 毕竟娶的这位是长公主,比寻常公主权势大的多,若是出了差错,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事来。 五月端阳节过后,婚事已经是近在眼前,而柳媚儿自从进礼部之后,便不像从前翰林学士那般每月能去上月宫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