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6节 (第3/3页)
而,顶会作者的男女比例是七比一。她希望全球的教育能更加平等,不因性别而失衡,为科研领域输送更多的女科学家。 永野彩香连连称是。 林知夏被她拉进了东京大学的团体内。 北京大学的学长们一时没找到林知夏。 谷立凯教授正在和一位来自瑞士的教授聊天,并未注意到他的学生们分布在什么地方。这位教授的一些想法和林知夏很类似,谷立凯立刻抓住他身边的杨术文,催促道:“快把你师妹找来。” 宴会大厅内,人来人往,声音嘈杂,杨术文扫视四周,一眼看见了谭千澈。谭千澈的周围站了两名漂亮的女博士,谭千澈和她们谈起了量子通信的几种理论。 杨术文飞快地跑过去,拽上谭千澈的袖子:“林知夏不见了?” 谭千澈大惊失色。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银框眼镜,遥望远方,镇定道:“她在那边,混进了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圈子。” “她怎么会去日本的圈子?”杨术文震惊道。 谭千澈只说:“你要找林知夏,就先找女博士,她最喜欢和女博士讲话,你明白了吗?不要一惊一乍的。伯克利的组里也有两个女博士,做量子极限放大器的,林知夏和那个日本女孩聊完,八成会钻进美国人的圈子,你多盯着点儿,别让她跑丢了。” 杨术文尴尬地搓了搓手:“谷老师让她过去一趟。” 谭千澈喝了一口酒,平静道:“你去跟她讲,跟我讲有什么用。” 今晚的谭千澈语气有些冲。 杨术文并不介意。他没辜负谷立凯的嘱托,成功把林知夏带到了谷立凯的面前,谷立凯便以一种介绍得意门生的态度,向瑞士的那位教授引荐林知夏。 林知夏的英语十分流利。鉴于瑞士的官方语言包括了德语和法语,她还能交替使用这几种语言。 那位教授颇有耐心地与林知夏交流。林知夏感觉自己又明白了一些东西,灵感像光点一样跳跃在脑海中,在她努力要抓住的时候,光线却不见了。 林知夏想要教授的联系方式,谷老师却打断道:“有任何问题,发邮件。” 林知夏点头。 会议的最后一天,谭千澈发表了一场演讲,专门解释他历年的论文内容。他戴着一副银框眼镜,模样斯斯文文,英语口语也不逊色,谭千澈的同学们都称赞他风姿卓越,很给大家长脸。 不过,谭千澈并不是谷立凯组内最优秀的学生。 谷立凯还有个即将毕业的博士生,此人被学弟们称为“学术机器”,发表论文的数量虽然不多,质量却都很高,他即将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也是学弟们日常瞻仰的对象。 相比之下,林知夏似乎并不突出。 林知夏毫不气馁。 只要她还在努力…… 她就做到了最好的自己。 * 洛杉矶的国际量子计算会议落下帷幕,谷立凯又领着学生们前往英国剑桥。谷立凯曾经的大学同学目前正在剑桥任教,那位同学诚邀谷立凯来访,还给谷立凯安排了校内讲座。 林知夏前脚告别美国,后脚又踏进了英国。她仍然不习惯乘坐长途飞机,刚出机场,人都晕了,但她仍然打起精神,举着照相机到处拍照。 相比于洛杉矶的市中心,剑桥这个地方,显得相当宁静朴素。 他们抵达剑桥的第一天晚上,夜里八点多钟,天还亮着,天空湛蓝如湖面一般。林知夏的学长们提议出门散步,大家纷纷响应,林知夏也跟上了他们的脚步。 他们沿着古老的街道前行,走向一家名为sainsburys的当地超市。 这一家超市的水果都摆在距离门口不远处的冷藏柜里。林知夏进门之后,直奔冷藏柜,抓起两盒草莓,抱在怀里不撒手,但她随后就注意到了——每盒草莓售价2英镑,换算成人民币,就是20块钱一盒,这是不是太贵了呢? 林知夏犹豫之际,谭千澈掏出一张visa信用卡:“没事,我付钱。” “我也有钱。”林知夏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