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节 (第3/5页)
那尹大姑娘,扮天真? 被“好奇”了的知若,这会儿正放下手中的书挑了挑眉:“卉儿的舅舅舅妈?” 强婶点了点头:“嗯,我见过的,不会错,确实是兰姨娘的大哥大嫂,带了一双儿女来投奔。” 知若点了点头,兰姨娘是母亲的贴身丫鬟,她和她哥哥李长生都是齐家的家生子,不过,兰姨娘被抬为姨娘后,芊昕郡主就放了兰姨娘母亲和李长生一家的身契。嗯,大约在知卉两三岁的时候,李长生带着老婆孩子到大将军府里来告辞,说他们要带着老母回卢氏(长生媳妇)的西南老家去,不但兰姨娘拿了多半私房钱给兄嫂,芊昕郡主也送了不少财物给他们。 芊昕郡主出手一向大方,算一算,李长生一家回到家乡后只要不奢侈挥霍,买块地盖房,再买些田、或者铺子之类,无论是自己做生意还是把地佃出去做个小地主什么的都足够过上富足生活了。那么,现在突然冒出来“投奔”算是怎么回事?若是来探个亲什么的还差不多点。 强婶叹了口气:“说是卢氏被她娘家弟弟弟媳骗了,欠了人家一大笔钱,还要替她弟弟还赌债,钱不够,只能卖屋卖地,连长生娘都被气死了。他们先去了京城尹府,才找到梅庄来。”卢氏原本是将军府的丫鬟,也是个利索能干的,所以芊昕郡主才会把她配给踏实本份的长生,谁知道现在竟然会弄成这样,那家人的样子看起来狼狈极了。 刚刚被叫过来的知卉眨了眨眼睛,她对强婶口里的她的外婆和舅舅舅妈几乎可以说完全没有映像,只是听起来,那个舅妈不是让她很喜欢呢,被自己弟弟弟媳骗了?钱都不够还债了还要替骗了他们的弟弟还赌债?还因此气死了婆婆,呃,也就是她的外婆?是因为舅妈觉得舅舅再一无所有还能投靠尹家,投靠姨娘和她吗?但是,舅妈气死了外婆,不怕姨娘责怪吗? 第167章 教妹 不得不说,经历了那样一个巨大的家变和一系列的事后,不仅明泽兄弟俩迅速成长起来,知卉也是看明白、想明白了许多事。所以,对突然到来的亲人,她没有太多的惊喜,反而是不由自主地生出戒备。姑姑来过,是为了长姐的嫁妆;什么伯祖母、姑祖母来过,也是为了长姐的嫁妆,还要把她和明辉两个庶子庶女给踢开;现在舅舅舅妈也来,为的又是什么? 看着知卉眼里的不确定、疑虑、和戒备,知若不知该高兴还是难过,轻叹了一口气:“走吧,我们去看看,不管怎么说,你舅舅都是兰姨娘唯一的兄弟呢。卉儿,防人之心不可无,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 知卉不好意思地“嗯”了一声,又不甘道:“大姐,他们气死了我外婆。”仅这一点看就不是好人,至少,舅妈卢氏不是好人。 知若拍了拍知卉的手:“凡事先有个了解是好事,这些信息能让我们在出面接触前就心里有底,或者说,带了些疑问,但我们不能不加调查和分析就一下子全盘相信了自己收到的消息或传言,否则很可能就做出错误的决定。 很多时候,亲眼看到听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相,还需要用脑袋好好想一想。比如,气死你外婆肯定是强婶自己推断的,对不对强婶?” 强婶知道知若这是在教妹了,自然不会多想,赶紧配合:“是的大姑娘,卢氏只说被人骗了,倾家荡产走投无路,长生气不过说了一句‘不是你弟弟弟媳。我们会欠债?不是你把地都卖了给你弟弟还赌债我娘会气死?’,那卢氏还口口声声说长生娘是病死的呢。” 知若点了点头,再看向知卉:“所以,不论是你舅舅舅妈的话,还是强婶的话,你都要自己去问去想去判断,要结合常理。结合他们平日里的品格性情。” 知卉张大了眼睛。好一会儿才消化了知若和强婶的话,应道:“大姐,卉儿明白了。”以前总有人说大姐被母亲养成无用的花瓶。姨娘却说龙生龙凤生凤,母亲生养的女儿不会差了,只是母亲觉得女儿家要娇养罢了。她是个庶女,在别人府上哪有什么好日子过。可是在父亲母亲膝下,也是一样娇养大的。 姐妹俩到了前面的会客厅。长廊上扫地的丫鬟刚要见礼,被知若止住了。 大厅里,坐在椅子上低着头生闷气的中年男人应该就是知卉的舅舅长生了,一看就是个憨实的人。而站在一旁絮絮叨叨的卢氏看着他却是一脸嫌弃:“我说你这人怎么回事?你是舅老爷呢,摆出这么一副熊样谁会把你放在眼里?我们来投奔怎么了?现在这家里连个长辈都没有,我们来也是帮几个外甥外甥女不是?你看看。没个长辈主事就是没规矩,好半天了也不见外甥外甥女来拜见。就这么一壶茶一盘点心的,打发谁呢?” 长生总算抬起了头,瓮声道:“舅老爷?你也是尹府丫鬟出身的,不知道齐家已故的少将军才称得上是舅老爷吗?我告诉你,你已经气死了我娘,不要再坑害卉儿。” 旁边挨着几子吃点心的十五六岁的男孩也转过头道:“娘,这点心很好吃的,我们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点心,娘你就别再骂爹了,我听说大户人家的姨娘庶女难做,姑姑都不在了,爹只有卉儿妹妹一个外甥女,你不要再为难爹了。我们借一点银子就走吧,我做包子的手艺越来越好了,等我们挣了银子就还给尹家大姑娘。” 男孩对面十二三岁的女孩撇了撇嘴:“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