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天下 第474节 (第2/2页)
行军路线云昭很满意,就是张秉忠这个家伙总是不那么听话,还征调民船?还要进入浙江?这是不允许的。 江西还有南昌府,抚州府没有拿下来,而就是这两个地方残余的旧势力是最严重的,需要平息。 云昭临睡之前,柳城前来禀报,张秉忠在鄱阳湖边征调的船只被不明黑衣人焚之一炬,烧的很干净,基本上杜绝了张秉忠横渡鄱阳湖的可能。 这是官面上的消息,云昭相信,在他睡醒之后一定会有更加详细的书面报告放在他的案头。 蓝田县的官僚运作已经彻底形成体系,不用云昭再指指点点就能自行运作。 这是云昭孜孜以求的场面,想要干大事,就必须建立一条这样的官僚体系。 总体上来说,官僚体系运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将所有零散力量拧成一股绳的过程,当所有微小的力量被这套体系整合之后,就会变成人世间最强大的力量,他可以改天换地,可以所向披靡。 国家的力量来自于人民,这个道理云昭很久,很久以前就理解的非常深刻。 云昭酒喝多了,很想睡觉,冯英却总是想跟他说话。 “夫君,你今日吟诵的那首歌真的很好听。” 云昭转过身去嘟囔道:“小道而已。” 冯英又转到云昭的另一边看着他的脸道:“要不,你给妾身也写一首?” 云昭叹口气坐直身子迷迷糊糊的道;“要什么样的?” 冯英欢喜的如同一只小狗一般扶着云昭的双肩道:“好听的。” “以前不是已经送你了吗?” “太少。” 云昭一头栽倒在床上,呻吟一声道:“等我睡醒就给你作。” 冯英很喜欢云昭这种认真的态度,得到了承诺,也就喜滋滋的睡了。 冯英睡着了,云昭却没有了睡意——主要是大明之后这片大地上就很少再有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让他抄袭的难度很大。 在云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时候,洪承畴正在浴血奋战! 被黄台吉逼着去送死的多尔衮全身裹着伤巾,亲临前线指挥建州人攻城。 洪承畴的大炮没有伤害到多尔衮,黄台吉的床弩却差点要了多尔衮的性命,如果不是他的亲卫做肉盾挡住那些可怕的床弩,多尔衮早就死掉了。 即便是如此,多尔衮也身受重伤,折断了一条臂膀。 真正死在阴谋下的人只有杨国柱跟两名明军,以及多尔衮的侍卫长。 如果不是吴三桂参与了多铎截杀曹变蛟的消息传入黄台吉的耳朵,黄台吉还准备让多尔衮继续去说服洪承畴投降。 在黄台吉看来,汉臣其实很好用,只不过,现有的汉臣如范文程,宁完我,尚可喜这些人的才能太低,无法帮助他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僚系统。 如果洪承畴这种真正有才能的汉臣可以投降,他的弘文馆中就算是有了一个真正的主心骨,可以按照他的意志为大清国打造出一套可以流传万世的政体。 野人国家可以取胜于一时,却无法永远取胜,所谓的‘胡人无百年之国运’的说辞,博览群书的黄台吉岂有不知道的道理。 因此,他对洪承畴这种汉人中的精英,非常的渴望。 现在,多尔衮在攻城,却受命不得杀死洪承畴! 也就是如此,每当杏山堡要被建州人攻破的时候,洪承畴就会及时的出现在最危急的地方,只要他过去了,最危急的地方就没了弩箭,没了炮弹,甚至没了敌军。 洪承畴身先士卒,毫不怕死的模样极大的激励了明军将士,在主帅的激励下,他们也毫无畏惧的在作战,只是,他们没有发现,他们的主帅哪怕站在城头如同箭靶子一般,也没有半点事情。 而他们,只要稍微露头,就会招来密集的箭雨,枪子,甚至是石弹,弩枪! 陈东真的绝望了…… 他的左臂已经骨折了,他的肩头中箭了,他的大腿也中了一枪,他的眼睛甚至被石灰弄伤,才用菜油清洗过之后,又跟着洪承畴去了另外一处战场。 洪承畴的亲兵队长刘况战死了,他的胸口挨了一记石弹,这一弹直接将他的胸腹砸成了一堆碎肉,连一句遗言都没有留下来就死掉了。 洪福无数次的挡在自家老爷身前,都被洪承畴推开,此时的洪承畴只想作战! 夕阳西下的时候,杏山堡的炮手们将最后一颗炮弹堵在炮筒中,点燃了引线,将火炮尽数炸膛。 而建州人的军卒,也纷纷爬上了杏山堡的城头。 洪福跪地哀求洪承畴快走,洪承畴却笑着对包裹的如同粽子一般的陈东,云平道:“你说,县尊会不会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