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天下 第409节 (第2/2页)
份文书问问。” 柳城迅速写好了文书,加盖了云昭的印信,用火漆封起装进防水的牛皮筒子,交给早就等候的信使道:“八百里加急!” 第169章 生老病死有大恐怖 高杰,云卷的文书在八百里加急送出后的第三天抵达了玉山城。 他们发动一级动员的原因很简单——毕其功于一役。 高杰在文书中说,草原荒漠行军太过艰难,携带了重武器的大军一日能走三十里就已经算很好了。 他们艰难跋涉了两个月才走到目前的地域,如果此战不能给建奴重创,等他的大军回到蓝田城,建奴骑兵就能重新回到这里,那么,这一次行军获得的成果就会全部化为乌有。 高杰还说,只有一次将建奴,打死,打痛,他们才能长点记性,不敢轻易踏足我蓝田地界。 不仅仅是面对建奴这么简单。 越是向东,这里的蒙古人就越是跟建奴亲近,几乎没有羁縻的可能。 所以,在这里清出一片广袤的无人区,宣示蓝田存在感,对控制地域来说,很重要。 同时,他发现这里的土地很适合耕作,水网遍地,土地都是黑油油的,比关中的天字号田还要好,且有五六十万亩之多。 所以,在送来这份文书的同时,他还寄来了一块黑色的泥土。 他还希望玉山书院能够尽快派遣农学专家赶赴战场,实地勘察一下这里的土地,如果,真的是上好的农田,他就准备与张国柱一起在这里建立大型农场。 看完了高杰在文书中说的种种原因之后,云昭顿时就释然了。 对于一个由纯农夫组成的一支军队,即便是在作战的时候,他们心里想的依旧是家里的那几亩地。 如今,见到了大片能攥出油来的黑土地,对他们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珍宝,且是无价之宝。 他们的这种心态很容易理解。 在关中土地已经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凡是能生长农作物的地方,关中人基本上都没有浪费,哪怕这些土地在高山上,或者在别的艰险的地方。 平原上的黑土地啊—— “告诉高杰,让他闭上他的臭嘴,六十万亩黑土地算什么,等我们收拾掉建奴之后,那里的黑土地比他发现的这块黑土地要大百倍不止。 我现在要他迅速跟建奴交战,击退岳托之后,就回家,草原上道路不畅行军艰难,补给跟不上,这个没法子改变,在这里与建奴决战不是一个好选择。 等我们拿下山海关之后,才是他率领大军与建奴决战之时。” 云昭向柳城下了新的指令之后,柳城就再次形成文书,派出了八百里加急。 蓝田城的一级战备自然是要被取消的,高杰这种败家子,现在启用了一级战备,蓝田城这些年的积存,会被他这一仗打的精光,完全耗空蓝田城的战争潜力。 这对以后大军从蓝田城出发,席卷大同,宣府,乃至京城极为不利。 云昭很讨厌别人跟他理论大明的地理发现。 这不是他自大,而是,这些人发现的惊天地理发现,对他而言不过是最普通的常识。 东北的黑土地? 云昭不但去过,看过,还吃了好多年那里生产的优质大米,那里不仅仅产大米,还产煤跟石油,知道这么多,云昭骄傲了吗? 跟他说黑土地,高杰哪来的资格? 身为上位者,其实对于民族之见已经不是那么看重了,如果看重,那一定是出于其他目的,而不是单纯的种族观念。 所有的人都是双腿,双手加一个脑袋组成的,外形上的差别不大,唯一的差别就在于脑袋里面装的东西。 所以,杀人在次,诛心为上。 当然,如果没有耐心,那就把杀人诛心的事情一起做了最好,省事。 云昭的商人大会开的非常急促,主要是獬豸马上就要去蓝田城了,所以,不等人数凑齐,云昭的大会就匆匆的在玉山城召开了。 开这个会其实很简单,大家凑在一起,云昭宣读了蓝田县的决定,然后就发给所有参会的商人们来拟定细节。 细节在两天时间内就迅速拟定好了,云昭等人看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大的谬误,就由獬豸在会议上再一次宣读了一遍,一个新的法案就形成了。 但是,对于私人财产的界定已然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主要的争论就在于,什么才是私人财产,律法该如何保证那些私人财产。 以及私人财产的继承问题,是否要收税,这些重点统统留在了下一次商人大会召开的时候再讨论。 所以,这一次的大会只明确了一个主题——商贾们是有私人财产的!是需要得到律法确实保护的。 獬豸认为律法需要一点点的来完善,一蹴而就不是律法精神。 会议结束之后,会议秘书组却没有解散。 这些参与了会议的商贾们,很自然的就形成了一个团体,他们有权力将自己的讨论结果送到秘书组备案,秘书组必须在任何时候接受商贾们的质询。 同时,秘书组也有权力要求商贾们在自己身上实验这些建议,看看到底有没有代表性。 云昭相信,在以后漫长的时间里,这种讨论一定会继续下去,最终变成官府与商人们之间的一种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