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_明天下 第4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天下 第404节 (第2/2页)

也没办法喝下去了。
  他端着粥碗来到正在吃烤肉的杨雄身边道:“我想把这碗粥给我妹子,我去去就回。”
  杨雄笑道:“那就快去,你只有半个时辰。”
  黎城瞅着杨雄放在身边的长刀认真的道:“我一定会回来的。”
  杨雄笑道:“我知道!”
  黎城长吸一口气,就抱着粥碗飞快的向山上跑,速度很快,手里的粥碗却很平稳。
  脸上有胎记的青年人笑道:“你何苦这般折磨人呢,告诉他们一起下山种田,过平安日子很难吗?”
  杨雄摇摇头道:“胎记黄,你忘记人性了吗?”
  黄贵道:“我总觉得人的善意可以化解所有误会。”
  杨雄再次摇头道:“白给的没有人会珍惜,这样做的话,我们的支援就显得太廉价了,胎记黄,你不要以为我们的救济是面对所有人的。
  只有那些不甘心目前困境的人,才值得我们救济,因为这时候救济他们,将来我们能收到更大的回报。
  而我们的救济也不是长久的,只是一时之计,到了明年,他们依旧要凭借自己的双手从土地里找食物。
  天助自助者!
  第163章 英才苗子
  杨雄来汉中,目的就是为了恢复这里的农业生产。
  来这里之前,徐五想已经详细的跟他介绍了本地的情况,这里不仅仅是民生凋敝,人心也被多如牛毛的盗贼们会祸害光了。
  官府对于百姓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情,崇祯三年就有大户人家向关中迁徙了,丢下一帮穷人在这里自生自灭。
  十一年过去后,这里已经彻底变成了鬼蜮。
  一个地方想要发展,资本是必不可缺的,当一个地方的人全部都由赤贫人口组成,那么,这个地方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不过,这也是云昭一直希望的干净的土地。
  在这样的土地上,任何变革都不会遇到阻力,因为,不论怎么变革,都不可能比现在更坏。
  汉中的盗贼们破坏的不仅仅是生产秩序,也破坏了大明人固有的家庭。
  这里的家庭极其破碎,更多的人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于人世间的。
  在这种情况下,农场式样的集体生产就成了杨雄唯一的选择。
  集体,集体,首先就要有人!
  所以,他准备从孩子身上下手,再用孩子把那些胆小如鼠的百姓们弄下山。
  回去送米粥的孩子总共有四个,其余的孩子也很想送,可惜,他们刚才喝的太快,没有米粥了。
  瞅着眼巴巴看着空锅的孩子们,杨雄道:“可以把他们都叫来一起吃。”
  话音刚落,那群孩子就朝山上跑了。
  “走吧,把营地向下挪百丈。”
  杨雄吩咐一声,黄贵等人用手指点点杨雄,就匆匆的收拾东西,继续向山下走,在即将走出视线的时候停了下来,继续点火熬粥。
  黎城回来的时候,没注意这区区一百丈的路途变化,一心想着快点回来再取点粥给母亲。
  杨雄很大方,粥熬好了之后,又给了黎城一大碗,于是,黎城又跑了。
  傍晚时分,粥锅已经到了山下。
  一大群孩子围着粥锅不走,还有好多大人站在半山腰上,眺望山下……
  不是没有人发现地域发生了变化这种事,只是因为对食物的渴望,他们愿意冒这点险。
  就像野兽会钻进牢笼,猎物会掉进陷阱一般,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五天之后,黎家坪上基本就没有人了。
  六千多人已经住进了农场的简易木头房子里了。
  这里的生活很好,每天有饭吃,还给他们发衣服,衣服虽然破旧了一点,却洗的干干净净,比他们自己身上的衣服好的不知道哪里去了。
  吃了人家的饭,住了人家的房子,穿了人家的衣服,那么,给人家干点活那就是天经地义了。
  这家大官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来路,家里富庶的厉害。
  仅仅是耕牛就有三十六头,各种农具簇新,簇新的,种子也是最好的种子,这些许久不种地的农夫,摸到种子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判断出这是好东西。
  杨雄坐在木屋子的屋檐下,瞅着远处漫山遍野扶犁耕作的农夫,农妇,以及在土地上乱跑的孩子,惬意的喝了一口茶水对黄贵道:“这他娘的才是农夫该有的样子。”
  黄贵笑道:“今年晚了,只能种谷子,荞麦,豆子,油菜,不过呢,到了秋天多少会有一些收成,如果你准备把山里的百姓都喊回来,那么,今年的亏空将是一个很大的窟窿。”
  杨雄道:“蓝田县的账目现在不是这么算的。”
  黄贵道:“不这么算怎么算?”
  杨雄笑了,对黄贵道:“这笔钱本身就是来自百姓,不是我们的,更不是我们创造的价值,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本就是理所当然的。
  现在,这里的百姓用了关中百姓的钱粮,将来有一天,关中百姓也会用到汉中百姓的钱粮,目前,这些支出对我们来说不过是支援互补罢了。
  我们这些人的理念不就是让大明百姓再无饥馑之忧吗?
  这世间,不患寡,患不均!
  我们只要做好调配阴阳,百姓自己就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