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天下 第370节 (第1/2页)
“去吧,我以后不能再去海边了。” “要不跟我上山吧!” “不了,我还有事情要办。” 韩陵山依旧认可施琅的话,毕竟,不管谁的全家死光了,都要探究一下原因的。 再见到王贺的时候,他显得很高兴。 “五千两黄金到手了,就是黄金板上的铭文让人有些尴尬。” “铭文上写了些什么?” “日出处将军德川家光信于长安统治者云昭将军足下。” “没关系,抢走也好,他们会再铸造一块金板献给县尊的。” 韩陵山把一封信交给了王贺,要他送回玉山,至于他自己再一次延迟了回到玉山的时间。 王贺不敢问韩陵山为什么一定要死死缠着这个鬼女人,只是隐晦的劝告了韩陵两句,要他尽快赶回玉山,县尊对他总是拖延已经很不满意了。 韩陵山笑而不语,他没办法明确的告诉这个年轻人,规矩是对年轻人制定的,只要有一个人地位够高,就会有足够的自主权,哪怕面对云昭这个实际上的关中主人也是一样。 等他回到客栈的时候,商队里忽然多了十个人。 这让另外几个伙计很是不安,主要是这十个人都像哑巴一般,来到客栈已经快一个时辰了,还一言不发。 施琅见韩陵山回来了,就小声道:“倭寇!” 韩陵山道:“要不要杀了他们?” 施琅冷声道:“倭寇上了岸,必杀之!” 韩陵山忧郁的道:“人太多了。” 施琅道:“我们也有十个人。” 韩陵山道:“既然如此,我听你的,只是……” “那个女人不会杀,留给你!” 对于施琅的安排,韩陵山没有意见,他很明白施琅这种天生就喜欢发号施令的人,一般有这种自觉的人,都会有一些本事。 他想看看施琅的本事! 第125章 破败的天下 云昭看着文书眉头皱的很紧。 “德川家光? 他找我做什么呢?” 钱少少在一边道:“五千两黄金,不算多,也不算少,德川家光也是不算厉害,也不能等闲视之的人物,大明人中,与倭寇联系紧密的人只有郑芝龙。 难道说郑芝龙死掉之后,他就想再找一个联盟者?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的反应速度未免太快了,同时,直接找上我们,眼光不可谓不毒。” “我们已经在努力韬光养晦中,还是被有心人发现了,你说,这个德川家光怎么就这么睿智呢?” 杨雄站在一边努力的插了一句嘴。 云昭看了杨雄一眼道:“这说明我们的韬光养晦政策是失败的。” 说到这里,云昭又对钱少少道:“既然远在倭国的德川家光都能知道我们,那么,大明国土上的人岂不是人人都知道我们迟早要造反?” 钱少少道:“我们本来就是要造反的。” 云昭摇头道:“我们不造反,我们是正大光明的接收这片大地。 今年给皇帝的进贡送到了吧,皇帝满意不满意?” 杨雄连忙道:“听宫里人说,皇帝很满意,就是在收到进贡以后,一个人在大殿上枯坐了一夜。” 云昭叹息一声道:“国事糜烂,洛阳,武昌陷落,蜀中被打的乱糟糟的,山西,河南,也民不聊生,山东,河北被建奴肆虐之后至今人烟稀少,再加上九边重镇如今已然名存实亡……” “是啊,我估计皇帝可能很长时间都没有听过一两个像样的好消息了。 我们的贡品送上去,或许能安慰一下皇帝那颗凄凉的心。” 钱少少也是一脸的同情。 “是啊,是啊,这世间还有人记着皇帝的好,我想皇帝一定很欣慰。” 杨雄最近变得很是聒噪,也不知是为什么。 三个人里面,或许只有云昭是在真正的为崇祯皇帝哀伤,至于钱少少跟杨雄两个,幸灾乐祸的意味更加的浓重一些。 到了崇祯十四年正月十一日,大明的颓势越发的明显了。 离开开封的李洪基随即进攻汝州,汝州知府钱祚征帅众抵抗十一天,弹矢俱无,不得不登城作战,身中数箭,犹自酣战不绝,直至血流干净,旋即,汝州城破。 崇祯十四年正月十五日,官军追张秉中至开县。 左良玉亲自率军队到云阳,其余诸将至开县黄陵城。 总兵猛如虎、参将刘士杰迎战。 刘士杰率军深入战阵,所向披靡。 张秉忠登高望见无秦人旗帜,而左良玉军无斗志。 乃选壮士潜行于沟谷中,乘高大呼驰下。 左良玉兵先溃,士杰及游击郭开、如虎子先捷皆战死,如虎突围远走。 崇祯十三年十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