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_第1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节 (第3/4页)

辟了菜田,虽说其中的菜苗大多萎靡不振,可见昆子熙是个散漫人,对它们也并不十分上心。
  而八年后苏徽再踏足昆家府邸,所见的一切都与八年前有天翻地覆的差别。府邸的格局还是过去那样,却少了那份田园的自然与随意,青石砖路被铲平,取而代之的是奢华精美的重廊,菜园成了栽种名花异草的花园,就连横跨溪流的独木小桥,都被修成了另一番模样。
  现在这座府邸看起来倒是像模像样了,京城之中绝大部分的文官宅院都是这般的风雅、精致,可过去昆府的野趣与洒脱却是荡然无存。
  苏徽由昆府家奴指引着,顺着溪流的方向前往昆家前堂。忽然不经意的一瞥,他看见了一个老人的身影,白发、脊背佝偻,伶仃瘦削,正独坐在在池塘边,如同石像一般。
  苏徽马上就认出来了,那是昆子熙,名垂青史,影响了长业、端和两朝政局的国之砥柱。
  “不带我去拜见昆首辅吗?”苏徽疑惑的发问,他注意到了为他带路的仆役只一门心思的往前走,根本没有去理会昆子熙的意思。
  “这……老爷子这时候一般是在专心垂钓,不爱见人。”那仆役如梦方醒一般磕磕巴巴的答道:“康大人恕罪,那请帖虽是以我家老爷的名义邀您前来,但实际上是我家少爷想要见您。大人您如今受陛下爱幸,在朝中炽手可热,少爷他也是怕大人您不愿给他面子,这才冒用老爷之名,还、还望大人见谅。”
  昆山玉的想法苏徽一早就猜到了大半,他与昆子熙并无交情,就算昆子熙因为他最近被嘉禾提拔重用而有所不满,与小辈扯皮传出去简直是在自降身份。反倒是昆山玉有绝对的理由来邀请苏徽,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昆山玉过去乃是士子之领袖,虽身为嘉禾的心腹重臣,却也能在士大夫中混得如鱼得水,若嘉禾与士大夫之间有矛盾爆发,他要么从中调停,要么作壁上观,维持稳定,这也是为什么嘉禾始终都要重用他的原因。可是近段时日来,苏徽接连几次在公主府内召集文士,短时间内名声鹊起,隐隐有威胁到昆山玉的趋势;同时苏徽又是传闻中皇帝的“面首”、“未来的贵妃”,这更是不能不让昆山玉警惕。
  苏徽并不在意昆山玉欺骗了自己的事,反正就算昆山玉不来邀请,他也还是会来见这个未来享誉史册的名臣。只是眼下斜阳西下,他走在被染红了大半的昆氏宅院之中,不知为何心中有种不舒服的感觉,好似是在沉重的踏进某座坟墓。
  他扭头又看了一眼昆子熙,恰此时老人手中的鱼竿被扯动,苏徽看见银光一闪,一只看不清模样的鱼儿被老人从水下钓出。
  他捻须颔首,似乎是笑了一下,将扑腾不停的鱼放入右手边的鱼篓中,同时又将左手边陶瓮中的一条鱼抛入水中。
  钓一条,放一条?真是古怪的习惯。苏徽心想。
  昆山玉在昆家正堂布置下了酒宴款待苏徽。
  宴席规模并不算盛大,毕竟只有两人而已,不过每一样菜肴都精致无比,席上的酒也都是良品,入口甘冽,叫人回味无穷。吴越之地采买来的年轻女孩在席间清唱着小曲,如果苏徽是这个时代的普通文人,说不定便会沉醉于美酒与美人编织的温柔乡中去。
  但苏徽并不是这个时代的文人,所以从始至终他的目光都是冷静的,冷静到让昆山玉甚至感觉到他有些不给面子,是难以打动的顽石。
  苏徽是真的对席上的什么鹅掌、鱼羹不感兴趣,至于其余的那些备受文人推崇、有着稀奇古怪名字的菜肴,苏徽只想放下木箸好好研究,并不想吃。那些唱歌、弹琴的年轻女孩苏徽更加不会喜欢。他大学的时候做过一份研究,针对的就是夏朝年间南方妇女人口买卖的事情。这个时代的官僚常常从江南一带购买女童,认为水乡之地出来的女孩灵动妩媚,最适合侍奉男人,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江浙一带人口买卖的猖獗。研究过这些南方女孩凄惨命运的苏徽没有心思听她们娇软的歌声,前段时间他才释放了一批康府蓄养的家伎,并给予了她们足够的银钱让她们安身立命,看到昆家的歌女时,心中格外复杂——可这个时代的官僚大多有养家伎的风俗,苏徽就算看不惯也不能跳出来反对。
  “昆大人邀请我赴宴,是有什么要事么?”他不愿在昆家久待,随意品尝了一点菜肴,就直接问道。
  昆山玉手捧着酒樽,朝着苏徽客气的举杯,“并无什么大事,只是邀康大人叙旧而已。”
  苏徽很老实也不给面子的说:“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旧。”
  昆山玉低眸浅笑,倒是不见尴尬,“康大人说的是,我们的确过去打交道的次数不多。不过今夜你我既然把酒共饮,这算不算是一段交情?实不相瞒,在下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