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8节 (第4/4页)
淫巧,置孔孟于不顾,弃礼仪如敝履。 她不止是要与朝中守旧之臣子为敌,她更是要与这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为敌。无怪方辞远忧心忡忡,因为她的结局似乎除了惨败之外没有第二种可能。 江山姓周不错,可这天下却是士大夫的天下,自有科举以来,九州的根基便牢牢的握在读书人的手中。 自古以来敢于文人作对的君王大多没有好的下场,可是嘉禾她又不得不如此。因为儒家的经意最注重的便是尊卑与纲常,在圣人的口中,女子本就是不该与权力有牵扯的存在。 当年武则天为了做皇帝,不得不借助释教,宣称自己是佛陀转世。如今嘉禾想要坐稳皇位,自然也会想要效仿武皇,从外域寻找自己称帝的根据。 因此,她与他们这些自幼研习儒学的臣子,注定越走越远。 “辞远,”昆山玉站在廊前灯下,脸色晦暗不明,就如同这晚混沌的月光,“我有件事情想要问你。” 方延岁从怅然中回神:“昆兄请讲。” “三年前,陛下是不是让你去找过一个人?”昆山玉问。 京城因两桩命案而闹得沸沸扬扬,数百里外的山海关却是风平浪静。 人命在这里不值钱,山海关外每年要斩获的敌首多不胜数,死去的将士也数目不少。北京城其实距这座边关要塞并不十分遥远,但北京与这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京城的喧嚣传不到这里,将士在月下手执兵刃,肃然如石像。 京城来的书信在这样一个寂静的月夜被送到了镇守北疆的李世安手中。 那是杜银钗的书信,李世安在灯下展开信笺,看见熟悉的字迹时并没有急着去读,而是轻笑了两声,用力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他猜得到信上的内容是什么,帝都之中皇帝的圣旨他不久前也接到了。先是逐步削减他手中的兵马,然后是召他的儿子前去京中做人质,接下来,应该就是要杀死他本人了吧。 杜银钗在信中先是回忆起了少年时的光阴,逐鹿天下的快意,笔触柔软,惹人心中欷歔,接着又感慨自己年事已高,一生未能有子,唯有两个女儿似风中蒲苇,不得所依,最后信中结尾,竟是无比诚恳的将山河社稷托付给了李世安。 读过此信,李世安淡淡轻哼,将自己的儿子唤来了跟前。 与女帝年岁相仿即将被送去京师的李世安幼子李骏在见到父亲时脸色十分难看——这几天他一直都是这种表情,仿佛恨不得天底下的人都知道他的不满。 李世安懒得理会他,径自将杜银钗写来的书信递给了这个儿子,说:“你且看看。” 李骏嫌恶的扬起了下颏,接过书信之后首先看向了落款。 “这是皇太后的亲笔信。”李世安在儿子发问之前说道。 一身甲胄的青年脸色微微一变,不自觉的用两只手郑重的握住了纸张。 李世安只觉得好笑,杜银钗一介女流,却当得起“威名赫赫”这四个字,就连他自幼习武的儿子都畏惧她。 他什么话也不说,等到李骏将整封信都读完,方慢悠悠的提了个问题,“感想如何?” 李骏涨红了一张脸,带着窘迫与难堪的神情说:“儿不愿进京!男儿志在四方,当奋勇杀敌,以军功扬名天下,岂可靠着女人的裙带攀求富贵?寻常匹夫都知道做赘婿可耻,抛姓忘祖,屈膝于女子,儿宁愿死,也不肯——” “好了好了。”李世安摆手打断他的话。向来对子孙严厉的将领难得的在儿子面前露出了慈爱的态度,“并非是让你去做人家的上门女婿,不过——你当真不愿,即便能得到天下?” 李骏固执的摇头,努力的将头昂得高高的。 李世安笑了起来,也不知是赞许还是嘲讽,笑够之后才说:“我若是你,我便愿意。” 这个答案让向来崇敬父亲的青年将军吃了一惊,但实际上李世安早年出身卑贱,乱世之中活命都殊为不易,哪里还在乎什么尊严虚名。李骏出生于李世安飞黄腾达之后,不了解父亲的不择手段,于是茫然的看向他。 “我不是让你去娶皇帝。”李世安说:“你要是不愿意,做父亲的怎么可能会勉强?只不过京师你还是要去的,我提前告诉你,你是要去那里做人质。那小皇帝不放心我。”两鬓白发丛生的老将长叹了口气,忽然就有了英雄迟暮的无奈。 “儿愿意进京!”李骏连忙说道:“只要父亲能够平安。” 李世安看着儿子的眼睛,久久的沉默之后,他说:“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