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_第1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节 (第2/4页)

相认,与赵氏其余子孙不同的出身使他在府中倍感孤独,唯有一个赵贤妃对他很好,也唯有贤妃与他血脉最是亲近,可是贤妃终究还是死了,在白鹭观的大火之中,连完整的尸体都没有留下。再然后是整个家族的覆灭,是漫长跋涉路途中接二连三的死亡,是振兴家族的千斤重担。
  赵游舟独自带着弟弟穿越过重洋来到京师的时候还不满十三,重新站在童年时他见过的嘉禾面前时,他还稚气未脱。他承担了太多的绝望,隐忍了太多的悲辛,到最后自己将自己扭曲成了另一幅模样。
  嘉禾自认为对赵游舟并不算好,尤其是在有“云微”做对比的情况下,她给赵游舟的那点恩惠实在不值一提——这点赵游舟不会不清楚,可是他还是选择将感情的重心悉数倾向了嘉禾。他的确是怀揣着要用男女之情复兴家族的目的这没错,但更多时候他是将嘉禾视作了寄托,就好比沉入水中的人,在挣扎时死死攥住的苇草。
  如果不抓住什么,他迟早会疯。虽然抓住了嘉禾,他离疯也没有多远。
  对于赵游舟,嘉禾一直怀抱着复杂的态度。她怜悯他,却也明白她不能放走他。如果真想要阻止赵游舟走向更深一步的黑暗,她就不该让他做锦衣卫,不该让他杀人,而是该给他找个僻静的地方让他安居,赐他一大笔钱财使他无忧。
  可这样的一条路,赵游舟无论如何都不会选择,而她……说到底也不舍的赵游舟这样的心腹。她身边可以用的人太少太少,举目四顾,皆是野兽与陷阱,天书之上悲惨的结局似乎怎样也无法挣脱,她每一天都在恐惧,却没有谁可以理解她的恐惧。她放纵着赵游舟像藤蔓一样死死缠着她,可她自己该依赖谁,她却不知道。
  从神游之中回过思绪,她转头,在自己的身边看到的只有一个身形瘦削、一脸散漫神情的苏徽。
  “大赵并不脆弱啦。”苏徽用一种很轻快的口吻反驳。
  嘉禾错愕。
  “大赵如果真是那种脆弱的人,在得知陛下您又见了昆大人之后,应该会气到跳河。”苏徽说着玩笑的话。
  嘉禾知道他是想要她开心一点,于是给面子的笑了笑。
  “大赵比陛下想象的其实要更为理智,昆山玉也未必如陛下猜测的那样可靠坚定。”苏徽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非要这样不放过任何一个抹黑昆山玉的机会,“总之——”他打了个哈哈,“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现在唯一值得陛下烦心的,是大同城外的北戎人。”
  “北戎……”嘉禾失笑,“你说的没错。这便是朕不如长姊的地方。若长姊身在城墙之上,心中便只会专注于战事,而朕听着城外的厮杀之声,却还有闲心关注朝堂内的勾心斗角。”
  “这是从政之人与从军之人的不同,没什么好奇怪的。”苏徽说。
  嘉禾却叹了口气,“朕有些怀疑,自己能不能击退大同城外的胡虏了。”
  嘉禾前脚才到大同,旺吉河一线的北戎军队便南下杀来,眼下双方正在鏖战之中。
  然而就当嘉禾振作精神想要指挥大同军队反击的时候,这批人却又忽然退兵。
  与此同时有消息传来,失踪的荣靖长公主奔袭了北戎王帐,北戎汗王狼狈西逃——这也便是为何大同城外胡人匆忙撤军的原因。
  第178章 、三十六
  荣靖长公主平安归来,还立下显赫战功,这对于嘉禾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不得而知。
  但苏徽猜,这个半大不小的姑娘心里,应当是有不痛快的。
  北戎王庭被攻破的消息传来之前,旺吉河一线的胡虏大批南下,她召集了自己能用的所有将领,夙兴夜寐的商议应敌之策,做好了血战到底的准备,结果才打了没几天,这批人就跑了,原因是她的长姊打败了这些人的王。
  这样一比较起来,她又输给了荣靖许多。数年前,当她们两个都是公主的时候,荣靖的风评远逊于她,人们都说皇帝长女桀骜粗鲁,毫无金枝玉叶风仪,现在舆论倒是逆转了一头,庶民都喜欢有故事的奇女子,再度评价这对皇室姊妹的时候,说的总是——今上平庸无能,不如其姊远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