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_第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节 (第3/4页)

查这些就只是为了我的好奇心而已,对,只是为了好奇心。宣府如今粮草略有不足,武库的情况更是让人担忧,我朝对付蛮夷,依仗的最多的便是牢固的城墙以及威力足以穿甲的各式火器,可武库之中火.药的储备明显不足,如弗朗机、红夷炮之类的武器不少因年岁过久而出现了种种故障,有哑火炸膛的危险,库中还有不少款式老旧的火绳枪,这种前朝就该淘汰的玩意居然至今还在使用,还是用在宣府这样的重镇,简直是心大。眼下胡人不来还好,一旦他们兵临城下,你让城中将士以血肉之躯应对胡人铁骑么?你别看陛下每日瞧着冷冷淡淡的一张脸,其实她心里应该早就已经慌了。你阿兄非但不说要怎么帮她解决问题,甚至还要求砍去她一条臂膀,你说陛下能不生气?”
  赵游翼沉默了一会,说:“我阿兄没有将‘造反’的帽子扣在昆山玉的头上。”赵游舟就算再怎么杀心重,也不至于被私欲冲昏了头脑。很多时候他只是看起来疯,实际上却是比谁都要冷静清醒。
  苏徽一愣,明白了赵游翼的意思。
  锦衣卫虽说名声不好,可查案的效率的确高,既然赵游翼说,赵游舟指认昆山玉有谋反之心,不是空口诬陷,那就说明这一次昆山玉是真的不算清白。
  赵游翼半是冷笑半是无奈,“陛下不放心我与我阿兄,所以说即便昆山玉有造反之心,她也愿意听之任之么?可就算昆山玉真是不可多得的才俊,不忠于陛下,那还不如……杀了。”小少年想起自己与阿兄所遭受的苦楚,心中激愤,然而他毕竟不似赵游舟那般心肠冷硬,至今从未亲手杀过人的赵游翼最后那两个字,总显得气势不足。
  苏徽冷静下来细想了想,说:“我担心其中是有什么误会。陛下不是糊涂人,昆山玉如果真的包藏祸心,她不会放过。但我想,昆山玉并没有真的背叛陛下。”
  至少在这个时候他没有。苏徽心里有这样一个念头划过。
  “当年陛下登基,昆子熙出力良多。我听说是这位堪称国之柱石的老首辅主动率领群臣亲迎陛下称帝,如果不是他,陛下当年未必就做的了君主。之后昆子熙更是主动成为了帝师,虽然他年事已高,只是挂个名号在那,真正教导陛下的还是翰林院的方学士,可这样的态度,无疑也是表明了他是站在陛下身边的人。再后来陛下遴选御前翰林做心腹,又是他在群臣犹豫观望之时,第一个将自己的重孙送到了陛下跟前——昆山玉若是有造反的心思,昆子熙又何必费那样大的精力帮扶陛下?”
  赵游翼无力反驳,也懒得反驳,缩在一旁闷闷的生气。这时候如果有酒,就该仰头痛饮烈酒,以抒胸中积郁。
  奈何酒坛被苏徽牢牢压在胳膊下,说什么也不让他碰。
  其实昆山玉并非不可替代,如果……如果赵崎不曾因他的女儿和未出世的外孙获罪,那么赵氏兄弟,本该有着与昆山玉一样的命运。他们会因才华与家世扬名,会堂堂正正的踏入仕途,能够理直气壮的在皇帝跟前一展抱负,而不是作为锦衣卫,活在阴暗处,握着沾满血腥的刀。
  但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他们已经注定走不上这样一条道路。倒是眼前这个人——赵游翼看向苏徽。如今身份是宋国公府小少爷的苏徽让历经了家亡之痛的赵游翼略有些妒忌,他忽然就有些明白为何兄长那样看不惯苏徽。
  “不管你怎么说,阿兄都是不会放心昆山玉的。”赵游翼说道,又补充了一句:“我也是。”
  苏徽点头。倒也没想过要开解这三人之间的恩怨。
  “我今日和你说这些,其实是阿兄吩咐的。”赵游翼忽然说道。
  “他想看看,我对昆山玉的态度是怎样的态度,可以不可以为你们兄弟所用?”
  赵游翼抿嘴,算是默认了苏徽的问题。
  “那我的回答让你们兄弟满意了吗?”
  满意?
  必然是不满意的。
  苏徽完全不像是会与他们兄弟同仇敌忾的模样,明知道大小赵和昆山玉关系向来不好,还长篇大论的为昆山玉说了这样多的辨白之词。
  然而思来想去,赵游翼还是起身,打开了监牢的锁链,“我也不为难你了,你自由了。不过像你这样的人,原本就是一间牢房困不住的。”
  某日嘉禾在处理朝政处理到头昏眼花的时候,忽然听见了窗外清脆的鸟鸣。
  宣府许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